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梦回大明春 > 031【对答如流】

梦回大明春 031【对答如流】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4:2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交卷太早,有利有弊。

一般而言,前几个交卷的,都会引起主考官注意,甚至叫过去当场考教学问。

答得好,恭喜你,考官记住你了。

答得不好,也恭喜你,考官记住你了。

而在富庶州县,前几个交卷的,还会被考场吏员给记住。放牌走出考场,屁股后面跟着一帮胥吏,回家的跟着你回家,回客栈的跟着你回客栈。他们一路上吹唢呐敲铜锣,还预祝你考中案首,得给足了钱才能打发掉。

席书吩咐吏员,把王渊和答卷一起带过去。他扫了一眼答卷,便放下说:“你为何一刻钟不到就交卷?”

王渊恭恭敬敬作揖,回答说:“禀大宗师,因为我做完题目了。”

席书笑问:“你觉得太简单?”

“不难。”王渊说。

“那就考你这道四书题,”席书手指敲打着王渊的答卷,问道,“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何解?”

这段话出自《大学》。

事实上,席书害怕自己出题太难,会打击贵州学童的积极性,因此三道题当中,有两道题都是《大学》内容——如果这都答不出来,那趁早滚蛋吧,席提学不要这样的童生!

“生财有大道”,属于小题,基础难度。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属于普通题,中等难度。

历史上,张居正写过一篇类似八股文,但那不是张居正的应试作文。而是隆庆五年,张居正担任主考官时的题目,监考完毕之后,他自己回家写了一篇范文。

而且,当时的题目有三段,这仅是其中一段。另外两段,一段出自《论语》,一段出自《孟子》——这种出题法属于最高难度,比截搭题高得多,相当于综合论述题,考生需要将出自《大学》、《论语》、《孟子》的三段话,归纳总结中心思想,糅合起来互相论证。

反正也不是正经考试,王渊直接引用朱熹批注,答道:“国家没有无业游民,则生财者众;朝堂没有尸位之辈,则靡财者少。不夺农时、不耗民力,则国家累财迅速;量入为出、厉行节俭,则国家用度宽裕。则国家财政充足持久也,此为生财足国之大道。”

席书微笑颔首:“这是朱子批注,你有自己的想法吗?”

“大宗师想听真话还是假话?”王渊反问。

沈复璁已经给席书做了将近两年幕僚,王渊虽然是第一次见席书,但早就知道此君非迂腐之辈,所以才敢有真话假话之问。

席书果然没有生气,还笑得愈发灿烂:“真话如何,假话又如何?”

王渊说:“假话嘛,当然是朱子讲得都对。”

“真话就是朱子讲得都不对?”席书故意板着脸,想要吓唬王渊。

王渊拱手:“岂敢。”

席书见王渊面色如常,顿时更加满意:“那你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只是一己之见,胡言乱语而已,”王渊开始阐述自身观点,“朱子引吕氏之言,以明足国之道,自是没有讲错,却不尽然也。太祖之时,草民几何?当今之世,草民又有几何?我闻寨中父老所言,太祖抵定贵州,荒野几无人烟,土地任意开垦,自然生之者众。但今时今日,地少民多,生之者虽众,国之财益增,人民终日不可饱食。民既无食,则国用日衰,则社稷危矣。”

席书只是随便考教学童,没想到会论及江山社稷,他正色道:“人民终日不可饱食,此食之者众矣。”

王渊指了指天上,又指了指地下:“确为食之者众矣。”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