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仙侠玄幻 > 大夏文圣 > 第六十五章:京都之怒,百官争议,江宁郡平乱,龙颜大悦

第(1/3)页

国公府内。

顾千舟满脸的郁闷,顾家虽然家大业大,可也架不住顾锦年这般闹腾啊。

杀儒囚文,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而且一口气得罪三千读书人。

这三千读书人背后牵扯的势力又有多少?

顾家没必要得罪这么多人啊。

“老爷子,您宠锦年,孩儿知道,但您也不能这般宠溺他啊,这事是有人在背后使坏,可锦年也做的太激进了,点到为止是最好的,双方都没有任何损失。”

“如若您再这么掺和进来,以后只怕锦年更加无法无天,而且顾家便会树立无穷无尽的敌人,孩儿在的时候,可以照顾锦年一二,可锦年终究要成为顾家的家主,得罪这么多人。”

“这又是为何呢?”

顾千舟有些关心急切,虽然这帮人找顾锦年麻烦有错在先,他也恨。

可做事不能这样做事,做的太绝了,一口气得罪三千读书人,真要往死里得罪了,老爷子在的时候还好,他在的时候也还好。

可当他们不在的时候怎么办?

你把人家送进大牢,更是以谋反之罪为名,要是陛下彻查起来,别说什么法不责众,肯定是有污点在身,耽误了人家以后的前途。

这就是死仇。

未来不找回场子,谁咽的下这口气。

所以他认为,现在点到为止,由自己出面,上下打点一番,倒也不是低声下气,直接放人,再去六部一趟,把事情解释清楚,差不多就得了。

事解决了,除了三十个死有余辜之人,其余都没有任何损失,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就是顾千舟的想法。

只是听着顾千舟罗里吧嗦,顾老爷子目光不由充满着没好气。

“愚蠢。”

“我本以为你应该知晓点事,没想到你入了这官场,别的没有学会,净学了些人情世故。”

“你还是不是老子的种?”

顾老爷子骂了一句,训斥顾千舟。

听到这话,顾千舟低着头不语,但他面色不改,依旧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蠢。”

“你难道就看不出来,锦年是故意这样做的?”

“你就没有看出锦年到底想要做什么吗?”

“你真以为锦年只是为了出一口恶气?”

到了这一刻,顾老爷子实在是有些气了,不为别的,而是这个被自己寄以厚望的长子,居然如此愚蠢,还不如自己的孙儿。

不,不是还不如,是完全不如啊。

“锦年的意思?”

这下子顾千舟真有些懵了,不明白这里面到底蕴含着什么意思。

顾千舟神色疑惑,看向老爷子,他不觉得这有什么计谋,反而觉得是自己老爷子为了偏袒顾锦年才这样吧?

“唉。”

“整个京都,突然之间,聚集三千读书人,找锦年麻烦,这件事情可大可小。”

“锦年性子虽然有些冲动,可能写出千古文章之人,又岂是不识时务者?”

“你真当锦年不知道得罪这三千人的后果是什么吗?”

“他知道,而且比你更清楚,但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你就真的想不到吗?”

顾老爷子压着声音开口,目光冰冷。

而刹那间,顾千舟愣住了。

随后,他脑海当中浮现一个可能性,紧接着看向自己的父亲,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爹,您的意思是说,锦年得罪这么多势力,是故意为之的?”

“他想要行孤臣之路?”

顾千舟恍然大悟,但还是不敢确定,而是看向自己父亲。

顾老爷子望着门外,眼神平静,同时点了点头道。

“锦年已经选择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你看来,他是莽撞冲动,一时之怒,胡作为非。”

“可他要的就是这个反应,整个京都,甚至六部百官都认为他在胡作为非。”

“因为没有人愿意得罪这么多读书人,可锦年做了。”

“他这般做法,就是要站在这帮世家阀门,文臣百官对面,只有这样,陛下才会对他安心,只有这样,未来的皇帝也会对他安心。”

“他未入官场,却已东西官道最为核心之事。”

“瞧瞧你,再瞧瞧我这个孙儿,简直是云泥之别。”

“你还在这里东嚷嚷西嚷嚷。”

顾老爷子几乎是一瞬间洞悉了顾锦年所有想法。

顾锦年摆明了就是想要将事闹大来。

为什么要闹大?

理由很简单,站在权贵的对立面,得罪了权贵是什么下场?肯定是处处被针对处处被打压。

如果是一个平民百姓,没有任何势力的情况下,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除非此人有惊天之才华。

但如果本身就是权贵呢?那就不一样了,你得罪了这么多势力,但只要不得罪真正的大势力就没有任何问题。

一个王朝最大的势力是谁?

是皇帝。

是圣上。

顾锦年这样做,文武百官可能都不喜,但那又如何?皇帝器重就行。

甚至皇帝极其乐意看到这一幕,因为这代表着你无法和对方和解,你只能借助皇帝的权势,在朝堂之上站稳脚跟。

皇帝最讨厌的不是一个官员,而是一个官员集团。

可如果你是一个人,那么皇帝可能会考虑拉你成为自己的心腹,如果你跟其他人有大仇的话,那成为心腹的概率就更大。

就好比当今的夜衣侯,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顾家太大了。

无论永盛大帝是怎么想的,顾家都必须要重视一个问题。

功高震主。

即便永盛大帝是千古一帝,有无与伦比的胸襟,也有绝对的手段。

可架不住下一任皇帝小心眼啊?

永盛大帝能压制住顾家,可下一任皇帝能否压制住顾家吗?

现在的永盛大帝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可他晚年的时候就会思考这个问题。

顾老爷子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可现在,顾锦年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解决方法也很简单,与大夏所有势力为敌。

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一切问题便游刃而解,只要顾家没有真正的谋反之心。

那么顾家三代都不会倒台。

这一刻,顾千舟是真正的沉默,他真的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儿子城府竟然深到这个程度。

这简直是将所有人都玩弄于鼓掌之中啊。

“孤臣之道,即便是权贵,也极其艰难,锦年这般做又是何苦?”

最终顾千舟叹了口气。

他明白顾锦年的心意了,可身为父亲还是有些不忍,不希望自己儿子走这条路。

这条路注定要与满朝文武,与整个大夏权贵争斗,每一步都无比艰辛。

这没有必要。

“千舟,你想错了。”

“锦年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与你不同,与顾家所有人都不同。”

“但像极了老夫年轻时。”

“不过锦年这般,也的确有些莽撞,他可以这样做,只是有些人不需要得罪。”

“你去查一查,被扣押的读书人中,有没有那些国公王侯家的,若有的话,让他们父辈来见一见老夫,敲打敲打,再放过他们。”

对比顾千舟的想法,顾老爷子并不以为然。

得罪了就得罪了。

就如同战争一般,两军交战,往往输的一方,总是有所顾虑,唯独一往无前,才可争得一线生机。

“好。”

顾千舟点了点头,至于心中的担忧,也少了一半。

毕竟知道自己儿子是有目的,他反而不会太过于焦急,就怕自己儿子一时恼怒犯下大错。

而与此同时。

皇宫外。

百官聚集。

顾锦年闹出这么大的事情,这帮文官怎可能善罢甘休。

只是他们在宫外已经等候一个时辰了,可皇帝就是不见。

“诸位大人,陛下正在休养,无论发生任何事情,必须要等到下次朝会。”

“四日后,朝会就要开了,还望诸位大人不要为难小人啊。”

一名太监开口,他也是有苦说不出,百官在外面叫喊着,皇帝又不愿意见他们。

他夹在中间实在是没脾气。

而且这已经是他第五次出来回答了。

不见,不见,就是不见。

得到这个答复,百官脸色都有些不太好看。

而此时,刑部尚书的声音不由响起。

“走,我们去找宰相,总不可能让顾锦年胡作为非吧?”

“杀儒囚文,大夏王朝都未曾出现过这般事情,顾锦年当真是胆大妄为。”

“仅仅只是因为口头冲突,杀儒囚文,今日他顾锦年还是个学生,明日若是他入朝为官,岂不是要将我等全部诛杀?”

“小小冲突,便直接杀人,有没有将刑罚放在眼里,这大夏是他顾家的吗?”

百官怒斥。

不少官员是真的愤怒了,尤其是刑部官员,顾锦年今日所作所为,就是在践踏刑部。

发生了任何事情,刑部可以来调解,刑部可以出来解决。

哦,你说杀人就杀人,你说扣押就扣押。

我刑部干什么的?

吃干饭的吗?

这就是典型的目无王法。

这如何不让刑部官员集体暴怒?

如此,部分官员直奔相府,商议结果。

而一部分人,却又自己聚集,去商谈此事。

但不管如何,整个京都因为此事的的确确沸腾了。

更多的读书人开始怒斥顾锦年所作所为,更是有不少人在扭曲事实,编造谣言。

什么这些读书人去大夏书院,态度极好,客客气气,就是想问一问顾锦年献的是什么策,可谁知道顾锦年恼怒不堪,怒斥他们。

有些人只是猜测顾锦年勾结官商,结果就被当场诛杀,更是拿出金令说自己舅舅乃是当朝圣上,谁敢造次。

这种言论,可以说完美深入人心,再编造下去,完全可以出书了。

顾锦年的形象,也瞬间变成了那种目无王法,草菅人命的纨绔权贵,妥妥大反派。

不过整个京都更沸腾的还是那些权贵世家。

这三千多人里面,基本上都是他们的后人,得知自己儿子被抓,一个个跑去求爹爹告奶奶,不管如何先把人捞回来再说。

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

毕竟悬灯司已经插手此事,一但让悬灯司插手进来,人就算出来了,估计也得没半条命啊。

所以整个京都形成了两股风。

一股是在谩骂顾锦年。

一股是在找关系捞人。

而大夏书院内。

一处庭院,王富贵等人全部聚集在此,看着顾锦年神色当中充满着异样,心情很复杂。

反倒是顾锦年,坐在一旁,还有兴趣煮茶喝。

“锦年叔。”

“你刚才那样子简直是太帅了。”

不过这帮人当中,李基表现最为激动,毕竟顾锦年训斥三千读书人。

在少年眼中,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李基。”

“给叔叔好好记住。”

“若是以后有朝一日,你当真登基了,一定要死死防备这帮读书人。”

“可千万别被这帮读书人给骗了,天底下最靠不住的就是这些人,一个个自诩为国为民,实际上都是一群酸秀才。”

“知道没?”

顾锦年看着李基,认真教导。

只是这话一说,有些人还是略微沉默。

好家伙,教什么不好教这个?李基是太孙,是大夏以后的皇帝,你给他灌输这个想法,那岂不是坑死读书人?

“咳咳,顾兄说话还是有些严重,太孙殿下理解。”

江叶舟连忙开口,这话可不兴说,回头传了出去,指不定又要被扣上一顶什么帽子。

“没,我觉得锦年叔说的很有道理。”

然而李基不以为然,反倒是觉得顾锦年说的没错。

“没什么严重不严重。”

“这是事实,大侄子,自古以来史书都是由这帮文官所写。”

“你顺了他们的意思,他们就给你写好点,你不顺他们的意思,他们就把你写成昏君。”

“无论是你还是叔叔我,如果不想任人鱼肉,委曲求全,那么索性就从一开始就跟他们干。”

“要么开始就委曲求全,他们说什么,我们照做,要么开始就跟他们闹着来。”

“李基,叔问你,你想不想以后都被这帮人管着?哪怕有朝一日你当了皇帝,就因为多花了一两银子,说错了一句话,就被这群人盯着揪着骂着?”

顾锦年还真不是生气,而是用最简单的东西给李基洗脑。

“不想。”

李基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

而顾锦年很满意。

“那你就记住,别给这帮人脸,你给他脸越多,他就越嚣张,反正横竖都被骂,不如就恶心死他们,学学太祖怎么做的,管你文官不文官,敢啰嗦直接砍了。”

“骨头再硬,硬的过铡刀?”

顾锦年认真说道。

李基也将这句话牢牢记住。

您还别说,自己爷爷现在不就是这样的,明明手握大权,明明做了这么多好事,还被所有官员这骂那骂,有时候一个人气的跳脚。

再仔细琢磨琢磨顾锦年这话。

是啊,反正终究是落不得一个好名,那不如就跟他们对着干。

同样都是权贵,都是头一回当人,凭什么得让着你啊?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