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四十九章 公子扶苏的建设

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四十九章 公子扶苏的建设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5:4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华阴依仗华山而立,宁秦县在后世的称呼中就叫作华阴。

扶苏坐在田地边看着人们正在开垦着田地,必须要赶着垦田,谷雨时节都要来了。

眼前的一间间屋子正在被建设起来,这里将会是一片新的面貌,现在已有了雏形,形势很是喜人。

下过几次雨之后,天气好似也没有这么凉了。

扶苏感受着迎面吹来的风,又问道:“临晋县愿意改县名吗?”

田安回道:“临晋县的县吏自然是愿听从公子号令,可东西两岸一直有争执,好似不愿并入渭南。”

扶苏低声道:“知道了。”

见公子没有其他吩咐,田安就安静地站在一侧。

咸阳,此时咸阳城的人们说得最多的就是那条刚修好的渠,还有公子扶苏。

也不知道是哪个好事之徒,向始皇帝进谏,说是公子扶苏在商颜山率领二十万臣民,这二十万人一旦成军,那就是关中大患。

后来,这个好事之徒,也不知道怎么了,忽然间不在咸阳了。

再之后,又有传言,说是其人被丞相李斯丢去上郡修长城了。

咸阳依旧是一片平静,公子扶苏依旧是贤名远播,朝野依旧平静,文武群臣各司其职。

今天,李斯手捧着一卷竹简,正快步走在章台宫的台阶上,一步一步往章台宫走去。

在殿前的侍卫注意到,这位丞相的心情应该很不错,就连上台阶的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李斯一手端着一卷竹简,一手提着朝服的下摆,三步两步走上了台阶,面带笑容地在章台宫大殿前站定。

侍卫看着丞相李斯整了整衣着,而后脱了鞋履走入大殿。

嬴政正在吃着一碗面条,面前放着的是一摞摞的竹简。

“陛下,丞相来了。”

嬴政嘴里还嚼着面,抬头看着眼前的人,神色依旧冷酷且威严,询问道:“何事?”

李斯将手中的竹简递上又道:“陛下,这是冯劫送来的。”

冯劫既是廷尉,又是朝中的御史大夫。

平日里,冯劫这个御史大夫在朝中的地位虽说不显,可就算是李斯也要对冯劫客客气气。

正因为冯劫是御史大夫,能够监察丞相。

现在就连冯劫都对公子扶苏赞誉有加,这如何不令李斯高兴?

嬴政用筷子拨动着碗,将碗中的面汤也喝完,再将余下的青菜吃下。

殿内响起了筷子拨动碗底的声音。

李斯将文书递给一旁的内侍,心中想着公子这一次又离开咸阳宫半年,就连始皇帝也有半年没有见到公子了。

现在,李斯都有些想念高泉宫的吃食了。

如今公子不在高泉宫,守在那里的是公子高。

嬴政搁下碗筷,接过文书,打开仔细看着,书中的内容其实也简单,多数都是在陈述公子扶苏如何治民。

看罢,嬴政道:“临晋县也要改称?”

李斯又道:“公子是要将宁秦改称华阴县,临晋改称大荔,再设潼关,临渭两镇,重设郑县,下邽,栎阳,白水。”

嬴政道:“这不止渭南了。”

李斯回道:“从渭河两岸,过洛水,直到崤山以西,公子重新划定了渭南地界。”

“你觉得扶苏此策如何?”

“公子此策看似既要建设渭南,又要加强崤山防御,尤其是潼关此地,虽位于函谷关后方,但若在此地建设一个关城,可让关中更加稳固。”

一张巨大地图在地上铺开,李斯脚踩在地图上,向始皇帝解释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建设潼关此地是如何地高瞻远瞩。

嬴政接着道:“这些都是你教给扶苏的?”

闻言,李斯正要解释,却见始皇帝又开口了。

“你与张苍教导扶苏辛劳了,事关几十万人口的大事,不得懈怠。”

李斯朗声道:“臣领命。”

本意上,李斯刚是想解释,关于建设临渭,华阴这些事其实他李斯没教过,真的没教过,但始皇帝又没给自己解释的机会。

李斯只好任由始皇帝的看着地图,欣赏将来的关中以东的新格局。

不过,李斯细想之下,这些该也不是张苍教的,张苍虽说博学,其人对兵事地理该没有这样的目光。

只因公子建设潼关,潼关又连接华阴,将渭水与洛水河沿岸连接在一起,后方还有临渭各县。

这几个县都是沿着渭河建设的,将整片渭南连接起来,还能向潼关输送粮草与兵力。

未来的潼关就是函谷关内第一重镇,甚至还能驰援函谷关。

李斯自认自己也是个博学的人,地理的运用明明就是兵家学问,而且还是经验十分了得的兵家,才有这等独到眼光。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