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魏晋不服周 > 第39章 带球过人

魏晋不服周 第39章 带球过人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5:3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如果说石守信只是遇事没得选,那么防守沓中的姜维,则是看着以邓艾为首的五路魏军分进合击而来,觉得头皮发麻!

甚至是生无可恋。

姜维被邓艾麾下各路兵马围追堵截,好不容易才来到阴平。

大军面前是阴平桥,桥对岸有一座城楼,便是人们常说的“桥头堡”。

城楼前有拒马,有列阵好的魏军弓弩手,刀盾手,一看就不好对付。

远处,更是有魏军的预备队在城楼上严阵以待。

这怎么看怎么完犊子。

城头旗帜,写着偌大两个字:诸葛!

“大将军,魏军堵住了阴平桥头,现在该怎么办?”

脸上满是惊慌的参军向充,看着姜维询问道,额头上一阵阵的冒冷汗。

此时此刻,姜维正眺望阴平桥头的城楼,面色沉静一言不发。比起向充来,姜维无疑是定海神针。

这一路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他心中感觉一阵阵悲凉。

很早的时候,姜维就跟刘禅进言了,一定要派兵增援阴平桥头和阳安关这两处地方。但是没有回应。

姜维听很多人说,是黄皓蛊惑刘禅,说占卜大吉大利,根本不会有事。所以才没有调兵。

但是这位蜀国大将军却知道,事情不可能那么简单。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已经维持了几十年,刘禅如果真这么蠢,是不可能支撑如此之久的。

刘禅的意思,其实是希望姜维从沓中退回来,坚守阴平,再分兵一部去阳安关。换言之,刘禅是希望姜维动一动,而不是从成都调兵!

这倒也不是说君臣猜忌,而是蜀国国内的矛盾已经快要压不住了。

蜀地大户,早已不满刘氏的统治,他们对于所谓的“光复汉室”也没有哪怕一丁点兴趣。蜀地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可以自我运转的经济体,盐、铁、粮秣、木材等必需品一样不缺。

刘禅的正统性,在于“光复中原”,而不在于对外获取资源。这意味着朝廷和蜀地大户的诉求,本身就有结构性的矛盾。

所以刘禅不敢调成都之兵去支援姜维,更是不能“御驾亲征”。

对此,姜维也是心知肚明的。换言之,这次磨难,要想挺过去,只能靠他自己。

援兵是指望不上了,远水不解近渴。

“对面有多少人?主将为谁?”

姜维拿着马鞭,指向阴平桥头的城楼,对向充询问道。

“回大将军,斥候来报,贼军约三万,主将诸葛绪,更多的就不知道了。”

向充小声禀告道,生怕声音太大,把随行的亲兵们吓到了。

要知道,他们这支蜀军也不过两万多人,还不如堵口子的魏军诸葛绪部人多呢。

“这么多人啊。”

姜维心中一沉,暗叫不妙。

魏军这次倾巢出动,声势浩大,绝非闹着玩的!

姜维身后还有邓艾的追兵,离此并不远。蜀军之所以可以和邓艾的人马脱离接触,只是因为熟悉地形而已。

这点时间差,不能弥补兵力上的差距。估计最多两三天,邓艾的追兵就会抵达阴平桥头。

然后和诸葛绪的人马两面夹击……那画面美得姜维不敢看。

姜维骑在马上沉吟片刻,随即当机立断指向西北说道:“全军向北,走孔函谷谷道,绕到诸葛绪背后击之!”

蜀地山路崎岖,能走的大路,都是在地图上标注出来了的。但是还有很多小路,是地图上没有标的,只有对地形熟悉的将领才知道怎么走。

外人来此,看到一条路,压根就不知道这条路通往哪里。很多时候,道路是被山脉阻隔的,可能走了几十里,前面就是一座大山,没路了。蜀地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现在姜维对诸葛绪唯一的优势,就是他对蜀地的地形很熟悉,而诸葛绪则完全只是个依赖地图的新手。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