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九十五章 登高修栈道,杯酒度陈仓

大明:寒门辅臣 第九十五章 登高修栈道,杯酒度陈仓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5:3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九月九日,士大夫载酒为登高之会,菊樽萸佩,盛自缤纷。

句容西郊,鸣鹤山。

游人众多,老老少少,香车才俊,成群结队而至。

顾正臣一袭儒袍,云淡风轻,与教谕刘桂、训导孙统等人谈古论今。

句容多山,东南更有句容第一名胜的茅山。

只不过,茅山距离县城三十多里路,着实有些远,句容百姓过重阳节,更多选在鸣鹤山。

郭旭将茱萸挂在袖子上,骆韶则插在香囊里,赵谦这个人可能比较娘,挂在了耳朵上。

殷红的茱萸如一串红色玛瑙,点缀在每个行人身上。

有女子掀开马车的帘子,秀发之上点缀着茱萸的殷红,晶莹剔透更显美丽动人。

顽劣的儿童蹦蹦跳跳,跑出许远,手中还挥舞着茱萸回头看,哦,一个男人拿着棍子追上了,啧啧,童年的记忆总是少不了一根棍子啊……

一群人簇拥着老人,缓缓而行。老人坐在推车上,一脸笑意挖深了皱纹,时不时张望,秋风吹至,白发更显苍茫。

这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流动的人群,各有各的欢颜,收敛的,放纵的,婉约的,豪放的,形形色色,勾勒粗浅,皆是自然。

鸣鹤山不高,拾阶而上,半刻钟便可登顶。山势平缓,山顶视野开阔,沿着山脊站可望远,坐可品酒。

刘桂等人寻了一处空地,铺上草席,围坐下来,拿出随身携带的菊花酒与酒具,摆上重阳糕。

顾正臣举起酒杯,看着众人,含笑道:“能来句容,遇到诸位,也算是缘至。登高在此,当与诸君共饮一杯,唯望齐心协力,治民于善,报效朝廷。”

刘桂、孙统等人举杯,齐声:“共勉。”

菊花酒入口甘甜,有花香之气,回味之中,有一丝清苦。

场面话说完,就是吟诗作对了。

刘桂站起来,掂量着手,笑呵呵地先吟诵道:“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茱萸发。出门应遣却回时,不道风高双鬓白……”

待众人夸过之后,孙统站出来道:“节到重阳天气凉,采来菊花满袖香……”

顾正臣微微点头。

唐诗宋词元曲之后,就是明清小说了。

都去写小说了,谁还研究诗词,能写出七个字,对得上韵律,就已经不错了,指望出几个大家是不太可能的事。

终明一朝,称得上水准之作的诗词有限,更别指望这几位能留下些惊世之作了。

面对众人邀请,顾正臣连连推辞,简单的诗词还是作得出来,只不过作诗词容易,招来祸端也容易。

诗词就怕被引申、联想、过分解读。

虽说这个时候老朱还没犯疑心病,没玩文字狱那一套,但老朱记性好,万一哪天翻旧账……

别人怎么作诗无所谓,自己得闭嘴。

“刘教谕,呀,这不是县太爷,失敬失敬。”

年过半百的郭善走了过来,见到顾正臣之后连忙行礼。

刘桂介绍道:“县尊,此人郭善,句容郭家的二老太爷。”

顾正臣目光微微一凝,拱了拱手,淡淡地说了句:“郭家之人,不容易见到啊。”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