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76章 商讨具体改革事宜(资料查到手断)

第(1/3)页

李承乾赞许的看了一眼房玄龄,坚定地说道:“改革之途虽艰,但朕心意已决,今日务必将这改革方案再深入商讨。”

“这也是朕今日宣你们来的主要原因。”

房玄龄轻咳一声,率先发言:“陛下,老臣以为,这改革若涉及宰相制度,当要考虑权力交接的平稳。”

“废除宰相之位后,中枢权力分散,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需有妥善之法,否则政令混乱,必成大祸。”

“再者,听闻要在陕西道实施摊丁入亩、火耗归公以及士绅一体纳粮之策,此乃动摇国本之大事,亦需谨慎啊。”

“摊丁入亩虽可使赋税更为合理,但地主豪强大户隐瞒土地数量的情况恐难杜绝,这会让田赋征收出现巨大漏洞。”

“而且重新丈量土地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极有可能加重百姓负担,若处理不当,还会影响地方治安。”

“陛下,对于官员而言,他们也担心自身职位在这一系列改革中受到冲击,那些一直恪尽职守的官员,希望朝廷能有明确的晋升规则,不因改革而断了前程。”

“此外,改革若引发地方动荡,官员们的身家性命也会受到威胁啊。”

“为防地主隐瞒土地,可令各地县衙联合乡绅里正,从每村每户开始清查,同时建立土地档案,详细记录土地所有者、面积、肥瘦等信息,一式两份,县衙和户部各存一份。”

“只是这乡绅里正也可能与地主勾结,使清查难以公正。”

还有,废除宰相制后成立内阁,内阁成员的选拔标准和流程需慎重考量,若所选非人,恐内阁难以承担中枢之责。”

魏征却立刻反驳:“房相,稳定固然重要,但改革若处处求稳,不过是隔靴搔痒。”

“如今朝廷积弊已久,若只是平稳过渡,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问题依旧会滋生,改革必须要有大破大立之勇。”

“况且这摊丁入亩可使赋税更为合理,火耗归公能整顿吏治,士绅一体纳粮则能缓解百姓之苦,于国于民有利。”

“对于地主隐瞒土地,朝廷可派专人严查,重惩违规者。”

“陛下,积极支持改革的官员应得到嘉奖,如此才能激励更多人投身改革。”

“但臣也担忧,若奖惩不明,会让改革者寒心,阻碍者逍遥,那改革将难以推进。”

“对于嘉奖支持改革者,可从物质赏赐、官职晋升和荣誉称号等多方面入手,如赏赐金银、良田,晋升一级官职,赐予‘忠勤楷模’之类的匾额。”

“但赏赐过多,易让官员心生贪念,只图赏赐而不顾改革实效。至于成立内阁,权力不可过于集中于少数人,需有制衡之法,否则易生专权之患。”

且在改革过程中,要谨防宦官势力趁机坐大,干预朝政,过往历史中不乏此类教训。”

马周眉头紧锁,看向魏征:“魏侍中,勇气固然可嘉,但改革不是意气用事。”

“权力分散若没有合适的监管机制,只会让别有用心之人趁机钻空子。”

“就拿陕西道来说,实施摊丁入亩,丈量土地标准与人员公正与否都是问题;火耗归公,如何确保地方官员如实上缴,又如何防止他们另立名目收取费用?”

“地方官员极可能通过其他隐蔽手段搜刮民脂民膏来弥补自身利益损失,比如在征税过程中故意刁难百姓或者增加其他杂役赋税。”

“而且火耗归公后的资金管理若有漏洞,可能会滋生新的**问题,资金分配也容易引发各方争夺。”

“士绅一体纳粮,那些士绅必定会极力反对,他们在地方拥有文化和舆论影响力,他们的反对可能导致地方教育发展受阻,并且可能煽动百姓对改革的不满情绪。”

“同时,士绅家族往往与朝廷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改革可能会引发朝廷内部不同势力之间的矛盾。”

“陛下,对于地方士绅,他们虽需一体纳粮,但也希望朝廷能保障他们在地方事务中的部分话语权,以及在文化教育资源掌控方面的一定权益。”

“还有,改革若导致地方经济受损,百姓生活更加困苦,恐会引发民怨沸腾啊。”

“为保证火耗归公顺利实施,可在每个州县设立专门的火耗监督司,成员由朝廷直接任命,定期轮换,负责监督火耗征收与上缴情况。”

“可这监督司的官员也可能被地方势力收买,使监督失效。对于士绅一体纳粮,他们可能会减少对地方教育的投入,导致人才培养受阻。”

“对于内阁成员选拔,需考察其品德、才能、政绩等多方面,不能仅看门第出身。对于抵制宦官权力坐大,可制定严格的宫禁制度,限制宦官与外臣接触。”

魏征瞪大眼睛,提高了声音:“马御史,你这是在质疑陛下和我们改革的决心吗?”

“今天若因怕人钻空子就不敢行动,那我大唐何时才能真正去除积患?”

“这些问题虽棘手,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解决。”

“对于火耗归公后的监管,可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违规官员绝不姑息。”

“对于士绅反对,朝廷应强势推行,彰显改革之决心。”

“陛下,对于商业群体,也应保证改革后的商业政策稳定,让他们有公平竞争的环境,莫因改革而扰乱商业秩序。”

“但臣担心,若商业受冲击太大,税收减少,朝廷财政也会面临困境。”

“可在商业发达之地,设立商业巡查使,规范市场交易,防止不法商人囤积居奇或恶意压低价格。”

“可这商业巡察使权力若过大,也可能滋生**,干扰正常商业。对于宦官问题,不仅要限制接触,还要对其人数、品阶晋升严格把控,严禁宦官参与朝廷决策。”

马周也站起身来,神色严肃:“魏侍中,我只是就事论事。你这般冲动,才是对改革不利。”

“我们不能只凭一腔热血,而不顾实际后果。”

“就如陕西道,当地士绅势力盘根错节,若处理不好,会引发极大的动荡。”

“而且改革若涉及其他方面,比如科举改革可能导致学术风气的改变,原本占优势的经学世家可能抵制,使学术传承受到冲击。”

“若影响到商业政策,可能引发商人不满,导致市场波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在改革期间,若边境势力得知大唐内部改革引发动荡,可能趁机侵扰边境,国防压力增大。”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