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16章 薛延陀叩边。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第16章 薛延陀叩边。

作者:哈李路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5:3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两仪殿内,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李承乾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手中的毛笔在一张张宣纸上来回飞舞。

一张张宣纸上,写满了他关于大唐接下来该如何治理的想法。

摊丁入亩,这一改革之法犹如一把利刃,旨在打破传统的赋役制度。

让赋税更加公平合理,不再让贫民承受过重的负担。

士绅一体纳粮,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冲击着长期以来士绅阶层的特权,让纳税不再是普通百姓的专利。

火耗归公,则像是一条缰绳,勒住了官员贪污**的咽喉,规范了税收的流程。

这三条改革之法,被后世称为穿越者必用之法,仿佛是打开盛世之门的三把神奇钥匙。

李承乾深知,只要实行了这三条变法,国家一定会走向强盛,届时,国库才能够真正达到充盈。

其实,这三条变法,对于历朝历代的帝王而言,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

从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中,就已经可以初见端倪。

然而,历史的长河中,如此之多的帝王,却只有一个雍正皇帝敢站在百姓的角度,与天下士绅官员公然对抗。

他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彻底地推行了这三条变法。

可叹的是,他的这一伟大壮举,在他死后却遭到了文人的口诛笔伐。

那些文人拿着笔杆子,如同拿着锋利的刀剑,无情地戳着他的脊梁骨。

而他的儿子乾隆上位后不过短短一年,就将父亲一生的心血付之一炬,用废除这三条法令来换取天下文人士绅和官员的拥戴,这无疑是历史的一大悲哀。

李承乾回想起自己在咸阳城推行这三条法令的历程,那是一段充满血腥与果敢的过程。

自己之所以能在咸阳成功推行,前提条件是手中掌握了足够掌控整个咸阳的兵力。

他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接将咸阳的世家、贪官污吏杀了个干干净净,那场景犹如秋风扫落叶般残酷而决绝。

剩下的官员们在兵锋之下,噤若寒蝉,哪还敢有丝毫的反抗,这才使得改革得以顺利推行下去。

如今,长安作为第二个试点,自然也要推行这些改革。

李承乾心中清楚,等眼前这些纷繁复杂的事情办完后,长安的改革必须要提上日程。

他深知,想要不被文人的笔杆子颠倒黑白,舆论这一方面一定要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里。

长安日报的发行已经迫在眉睫,这份报纸将成为他向百姓传达心声、引导舆论的有力武器。

其次,就是大唐的原有兵权问题。

如今自己已经登基为帝,可却一直没有发现李世民留下来的兵符。

李承乾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他猜想自己老爹应该是将兵符都交给了各大将军。

看来,要找个合适的时间给这些武将们开个会,将大唐的兵权收缴上来,进行改革,这是巩固皇权、保障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一步。

而咸阳的乾宇商会,也是李承乾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这个商会就像是他手中的一把利刃,要尽快在长安城里布局。

他看着窗外长安城的集市,眉头微微皱起,那些集市大多脏乱不堪,卫生方面和环境方面都是严重的问题。

公共厕所的修建也要开始着手进行,这不仅关乎城市的环境卫生,还能变废为宝。

肥料可以灌溉在皇庄里,滋养庄稼,促进农业发展。

乾宇商会里有工业部制作的精盐和雪花糖,这些在这个时代堪称奢侈品,还有琉璃、茶叶等一应事物,每一样都是这个时代的硬通货,要善加利用,发挥出它们最大的价值。

事情要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做。正如朝堂上房玄龄所说的,治大国如烹小鲜,若是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把自己撑死。

他看着眼前这堆积如山的事务,哪怕是他有着坚定的意志,也忍不住轻轻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试图缓解政务上带来的如山般沉重的压力。

“启禀陛下,齐太师,房相,张指挥使以及马御史在殿外求见。”

小宦官尖细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宣。”

李承乾放下揉太阳穴的手,坐直了身子,眼神中恢复了威严。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