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奋斗在红楼 > 第七十四章 一月文会(上)-七子争锋

奋斗在红楼 第七十四章 一月文会(上)-七子争锋

作者:九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3:5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闻道书院坐南朝北。以书院中心明伦堂、前后大门为中轴线,东侧为弟子求学的讲堂。南面临近后门处则是弟子寝舍。西厢为讲郎寝舍。

山长张安博居住交游的曲水院位于西北角。山林起伏,竹林如涛,风景优美。有溪水潺潺。

取意书圣王羲之的名篇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这也是闻道书院每年一月底举办文会的缘由。虽然没有音乐助兴,但山长、讲郎们与弟子中的佼佼者,少长咸集,品茶论道。足以是人生之快事。

贾环跟着叶讲郎抵达建筑在小溪边上的小亭。亭中悬挂着一副对联道之将行也,文不在兹乎。

亭中已经坐着五名青年、五名长者。贾环认得其中的乔如松、罗向阳、卫阳、陈嘉运。另有一名丰神俊朗的青年却是不认识。几名讲郎,他基本都认识。

亭中四角烧着炭盆,驱散早春雨后的清寒。居中而坐的是一名和蔼的老者正在煮茶,穿着暗青色的鹤氅,很有些仙风道骨。

老者笑道“文台何来迟也!莫非老夫的雨前龙井茶不对你的口味?”

叶讲郎,名讳鸿云,字文台。他笑着见礼,“方才和我这弟子说起时文,不觉多说了几句。山长的雨前龙井,我求之不得。只盼山长多分我几斤。”

十天的苦练,贾环的八股文水平进步的很明显。他心中欢喜,抓住间隙又教导了贾环一番破题、承题、起讲的技巧。

“哪里能有几斤茶?”山长张安博大笑。

众人都笑,相互见礼。正说笑间,吴讲郎带着一名容貌微丑的青年到亭中来。参与文会的人到齐。四名充当书童的书院弟子奉上煮好的清茶。

消息便是通过四名书童传递到东面的六个讲堂中。

山长张安博环视一周,微笑着道“又是一年的文会。去年我等在此聚会,研习仁义之道。今年的话题”

张安博微微顿了顿,目光落在叶讲郎身上,“前几天我听闻书院弟子贾环写了一首立志求学诗,传遍书院。今日便以修身、立志为题。先前诸位弟子试言之。”

闻道书院的文会带着竞争考核的性质,不可能如一般的文人聚会般,设一个话题就围绕着话题展开辩论,各抒己见,洋洋洒洒。而是,用三场较量,决定高低。

第一场,由弟子们立论。

第二场,弟子们释义。引用四书五经来阐释自己的观点。

第三场,总结自己的想法。

讲郎和山长会参与讨论,并点评。三场分别以科举考试中常用的“”来评比等级,最终三场结束后,优胜者即为今年闻道书院的院首。

山长张安博的话音刚落,座中的七名弟子顿时都坐正身体,各自肃容,显然都要全力以赴。贾环即便是身经百战考,也能感受到空气中那微微凝固的气氛。

山长和六名讲郎都是微微一笑,各自品茶,观察着书院弟子表情、神态。

君子之争,也是竞争!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种竞争氛围有助于弟子们研习经义,提升课业。做学问,就是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书院东侧青云院甲字讲堂中,身材魁梧的霸州易俊杰坐在课桌上,身边聚拢着一大批学子。

今天说是停课一天,由学子们自习。但实际上所有人都在关注着院首之争。讲堂之中的学子们也乐于听听分析的言论。而素有“包打听”之称的易俊杰是众望所归。

易俊杰居高临下,很享受被同学围着的感觉,分析道“七子争雄。外舍两人贾三首,卫神童。这两人年纪最但潜力大。然而,潜力只是意味着将来,故而今年文会夺魁的几率最小。

内舍乙班两人陈愤世,罗君子。陈愤世是过了府试的童生。经义、学问当然是扎实的。但他几年来都没能过院试。可见实力强劲,但潜力用尽。我不看好。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