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织明 > 第五十一章:移营永定门外

织明 第五十一章:移营永定门外

作者:蜗牛非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5:2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大明崇祯十一年,十月十三日,辰时初,天光暗弱,东方一丝鱼肚白,才刚刚升起,微光拂照在大地上。

谯楼,是昌平的最高处,楼内设有古代用于计时的铜壶滴漏,更有城中各处的制记点,平日可按时辰击鼓为城内民众报时,战时又可登高指挥调动城内外的军队。

昌平城谯楼的二层上,赐尚方宝剑,总督天下勤王兵马,兵部尚书,宣大总督卢象升正在眺望城外,此时宣大、山西三镇勤王军马正在有序的拆除营寨,准备移营到京城永定门外东郊驻防。

督臣卢象升站在谯楼上,看着城外密布四野的勤王援兵营帐,不由回想起自己初到昌平之时。

最初到达昌平的,只有宣大、山西三镇一万余精骑,随着各地勤王兵马汇聚,这里也曾有近七万大明边镇精锐步骑大军,再加上京师三大营的尚有数万可战之兵,。

那时,他是何等的踌躇满志,也曾数次设想,若是朝廷能不吝封赏,大加激励众将士之军心士气,趁着夜色掩护,兵分几路,突袭建奴大营,或可一战击溃虏骑,就算事不如愿,至少也可使虏骑不敢任意肆虐我京畿重地。

可是,他千思万念,都没有想到,会走上这样一条分兵而战的道路,在他心里更隐隐觉得,不止是分兵而战,更可能会是分兵之后,各自为战。

心念及此,督臣卢象升不由得回身抬眼望了望房檐下,那一块“华夷雄关”的匾额,在心底叹了口气。

…………

十月十三日,辰时中,太阳正自东方缓缓升起。

昌平城外,一阵阵人叫马嘶之声传来。

随着各镇的中军旗牌策马往来呼喝:“拔营起寨,移驻永定门东郊……拔营起寨,移驻永定门东郊……”

宣大、山西三镇的勤王军兵相继拔营起寨,虽然略有些嘈杂,却并不纷乱,在各级将官的指挥下,一切都显得很有秩序。

督臣卢象升的督标营最先起营,整装完备后,集结于昌平西门外。

随后,就是宣府镇的勤王诸将,率军兵到达,居于卢象升督标营的左侧。

接着,山西镇总兵官虎大威也率勤王军兵到达,他们居于督标营的右侧。

最后,大同镇总兵官王朴,领着自己镇下入援的勤王军兵急匆匆赶到。

连同督臣卢象升的督标营,宣大、山西三镇勤王诸将军兵三万余,汇聚在昌平的西门外,宛如一片盔甲与马匹的海洋,黑压压一片立于天地间,似乎铺满了深秋的整个大地。

宣大、山西三镇入援的勤王大军,都是选调的边镇精锐。

其中,督臣卢象升的督标营,三镇总兵的正兵营中,大部分都是骑兵,各镇入援的参将、游击等,也有一部分是骑兵。

这一万几千的骑兵,人人有马,个个配甲,除了铁甲就是棉甲,各人还都有铁盔,此时明军尚红,各骑阵都是甲上涂着红漆,放眼望去,一片火红的颜色,各骑兵的翎羽在寒风中飞扬。

而且,这些入援勤王的马营使用的火器比例很高,督标营与正兵营中,都是配备鸟铳、三眼铳、快枪这些常见的火器各有数百杆,更有便于移动的虎蹲炮数十位,明制土火箭上万余只。

在马队的身后,有他们密密麻麻的骡马辎重,内备有大量的火器弹药、拒马铁蒺藜等物,野外遇敌结阵对战或防御之时,数百副拒马,配上铁蒺藜,就可以将他们密密包围保护起来。

张诚更是看到,卢象升的督标营辎重队后面,还摆放着大量的火炮,除却一部分佛狼机火炮外,更有好几门的红夷大炮。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