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穿越侯府世子,我找长公主借功德 > 第九十一章 诗仙要出书

第(1/3)页

分别是背靠相国府的翰林轩,与几位清流大儒关系匪浅的清流斋,以及背景最为深厚,据说与整个大齐文坛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文渊阁。

“文渊阁……”

谢宁的指尖,在这三个字上轻轻划过。

他要的,不仅仅是赚钱。

他还要通过这次出书,进一步巩固自己“诗仙”的地位,将自己的影响力,从皇宫和市井,彻底渗透到整个文人士大夫阶层。

如此一来,这个文渊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它的背后是整个大齐文坛。

征服了它,就等于征服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就选它了。”

谢宁心中有了定计。

接下来的两天,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谢绝了一切访客。

他没有急着动笔,而是先将脑中那些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进行了一番仔细的筛选和整理。

他要出版的,不是一本简单的诗词杂烩。

而是一本经过精心编排,能够层层递进,不断冲击读者心灵的传世经典。

他将诗集分为四个部分:咏物、抒怀、边塞、田园。

咏物篇,他挑选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春夜喜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一部分,以大气磅礴的笔触,描绘山川草木,奠定整本诗集的基调。

抒怀篇,则收录了李清照的《声声慢》,苏轼的《水调歌头》,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将人生的悲欢离合壮志难酬,写得淋漓尽致,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边塞篇就更是王炸了。

王昌龄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每一首,都充满了金戈铁马的豪情与保家卫国的壮志,足以让任何一个大齐男儿热血沸腾。

最后的田园篇,则用陶渊明的《饮酒》,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回归自然的恬淡意境,作为整本诗集的收尾,余韵悠长。

整本诗集,共计五十首。

每一首,都经过了千年的淘洗,是华夏文明最璀璨的瑰宝。

当谢宁写下最后一个字,放下毛笔时,窗外已是明月高悬。

他看着眼前这本凝聚了无数先贤智慧的诗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当这本书问世时,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一场何等猛烈的文化震撼。

……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