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 > 第246章 新的战争,来临了,这一次,许峰不再缺席

第(1/3)页

回到东北,已经是十月中旬。

燕京的喧嚣与荣耀,仿佛一场盛大的梦。

当许峰重新踏上通化航校那片被秋霜染白的土地,闻到空气中熟悉的煤烟和机油混合的味道时,他才感觉自己从梦中醒来,回到了现实。

现实是,瓦西里正因为一个涡轮叶片的气动布局问题,和那几个德工程师吵得面红耳赤,双方的口水夹杂着俄语、德语和蹩脚的中文,在简陋的科学院办公室里乱飞。

高志航则带着一群参加过阅兵的“老鸟”,在训练场上疯狂地操练着新来的学员,那粗粝的嗓门隔着几里地都能听到:“飞得比娘们儿绣花还慢!你们是开飞机还是赶驴车?再飞不出这个动作,今天全体去猪圈跟二师兄交流心得!”

一切都和他离开时一模一样,热火朝天,鸡飞狗跳。

许峰没有声张,换上工作服,一头扎进了风洞实验室。

他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在看到的几份关于鹰酱喷气式发动机的资料,重新修改了他的超音速飞机设计图。

“校长,您回来了!”政委张远增闻讯赶来,激动地递上一大摞文件:“燕京那边刚发来的嘉奖令,还有一笔专项科研经费!比我们申请的多了一个零!”

许峰只是点点头,接过文件随手放在一边,指着图纸上的一个部分问:“我走之前让你们测试的变截面进气道模型,数据出来了吗?”

张远增看着许峰那张被弧光映照的专注脸庞,张了张嘴,把一肚子准备好的汇报和恭维话又咽了回去。

他明白了,对于这位校长而言,燕京的荣耀只是过眼云烟,眼前的这些图纸和数据,才是他真正在乎的东西。

生活,重新回到了熟悉的轨道。

航校、科学院、哈尔滨的家,三点一线。

在航校,他不再过多插手日常训练。

高志航已经完全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甚至可以说是顶级的飞行总教官。

他用最野蛮的方式,最严苛的标准,把一批又一批的“雏鹰”逼成了“恶狼”。

航校的淘汰率高得吓人,但也飞速产出着这个国家最宝贵的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在科学院,许峰几乎倾注了自己全部的业余时间。那个歪歪扭扭挂着“东北科学院(筹)”牌子的院落,成了整个东北最神秘的地方。

除了研究超音速飞机,许峰还凭借着自己那个“独立位面”里储存的,来自后世的庞杂知识,同时开启了好几个项目。

他指导哈工大的学生,用缴获的日军电台和雷达零件,拼凑出了龙国第一代早期预警雷达的雏形。

他开始研究火箭用的固体燃料,他甚至还画出了坦克液压悬挂和火炮稳定器的草图,寄给了远在燕京的兵器工业部。

他就像一个贪婪的播种者,将无数超越这个时代的科技种子,随意地撒在了这片贫瘠却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至于能长出什么,他自己也无法完全预料。

而哈尔滨道里区的那个小院,则是他卸下所有疲惫的港湾。

林雪的制药厂,如今已经成了整个东北的明星企业。

她生产的“雪峰牌”消毒液和止血粉,因为成本低廉效果好,不仅成了军中必备,甚至开始通过供销社,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她这个厂长,比许峰这个校长还要忙碌。

但无论多晚,她都会为许峰留一盏灯,热一碗饭。

这天晚上,许峰风尘仆仆地从通化赶回来,一进门,就看到林雪正坐在灯下,小腹已经明显地隆起,她一边抚摸着肚子,一边微笑着看一本厚厚的妇产科医学书籍。

“回来了?”林雪抬头,眼神温柔得像水。

“嗯。”许峰走过去,脱下满是风尘的大衣,很自然地蹲下身,将耳朵贴在她的肚子上。

“今天又踢你了?”

“踢了,劲儿还挺大。估计又是个跟你一样不老实的。”林雪笑着,轻轻梳理着许峰有些凌乱的头发。

许峰闭着眼睛,感受着那个小生命有力的心跳,内心一片柔软。

他想起了很多事,想起了在老河沟的平静日子,想起了东京的腥风血雨,想起了在燕京见到的那些领导。

所有的过往,最终都指向了此刻的安宁。

然而,在这份安宁之下,却隐藏着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秘密。

每隔一两个月,他都会以“国际贸易”或“技术交流”的名义,前往莫斯科。

莫斯科的冬天,比哈尔滨更冷,天空总是铅灰色。

他会独自一人,乘坐一辆毫不起眼的嘎斯车,来到郊外一栋普通的苏式公寓楼下。

开门的,是伊莉莎。

她剪短了那一头灿烂的金发,穿着朴素的棉布长裙,身上少了几分上尉的火爆与凌厉,多了几分母亲的温润。

但那双蓝色的眼睛,看到许峰时,依旧会瞬间燃起火焰。

屋子里,一个梳着羊角辫,有着黑色头发和蓝色眼睛的小女孩,会怯生生地从伊莉莎身后探出头来,用清脆的俄语小声喊:“爸爸。”

她叫蕾娜塔,许峰的女儿。

许峰每次都会觉得喉咙发紧。

直至现在,他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孩子。

他会从怀里掏出一些小玩意儿,有时是一只用木头削的,涂着桐油的小鸟,有时是一个能转动的,精巧的齿轮组合,都是他亲手做的。

蕾娜塔会开心地接过礼物,然后抱着他的腿,用小脸蹭他的裤子。

许峰会僵硬地抱起她,感受着那小小的,温暖的身体。

他心中五味杂陈,有愧疚,有喜悦,也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酸楚。

伊莉莎会默默地为他端上热红茶和黑面包。

她从不问他在龙国的生活,也从不提任何要求。

她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仿佛他能来,就是对她最好的回报。

“克里姆林宫那边,对你们的‘超音速’计划很感兴趣。”

伊莉莎搅动着杯子里的红茶,语气平静得像在谈论天气:“他们不相信,你们能在那么简陋的条件下取得进展。他们认为,是你从我们这里偷走了技术。”

“让他们想去吧。”许峰喝了口茶。

“大林同志的身体不太好。”伊莉莎忽然说:“下面的人,心思都活络起来了。贝利亚最近的动作很大。你要小心,我们之间的贸易,可能会受到影响。”

伊莉莎成了他观察苏维埃高层政治风向的,一扇独特的窗户。

她虽然被降了职,但在克格勃内部,依然有着自己的人脉和信息渠道。

每次离开莫斯科,许峰的心情都无比沉重。

他觉得自己像一个卑劣的窃贼,偷走了两个女人最宝贵的时光,却无法给她们任何一个完整的家。

他坐在返回东北的火车上,看着窗外一望无际的西伯利亚雪原,感觉自己被撕裂成了两半。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