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八十八章 贴脸开大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八十八章 贴脸开大

作者:墨守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4:3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刘歆汗出如浆,不断的去看李善长,眼中都是祈求盼望之色。

他是真被皇帝此时的表现,给打蒙了。

以往面对皇帝时,他表面恭敬,可实际上心里一点都看不起。

觉得皇帝叫花子出身,见识短,尤其是在财政上面,那更是一塌糊涂。

自己在这上面,可以随意的俯视皇帝。

可哪能想到,今日才突然发现,这个一直被他所看不起的皇帝,居然在这上面,有着这么深的造诣!

他自以为皇帝这辈子都看不懂的东西,被皇帝三两句话,给说了个通透!

也就是说,皇帝此番突然发难,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很久之前就有了谋划。

自己自以为高明的一些办法,早就尽数落入到了皇帝眼中。

在皇帝眼中,自己就像是一个自以为是的跳梁小丑!

一想到自己被皇帝猫戏耗子一样,满是戏谑的观察下,还怀着那等优越的心情,做出来了那些事,他就羞愤欲死,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丢人!

太丢人了!

这辈子就没这么丢人过!

怪不得狗皇帝会那般好心,抓到自己后也不审理,只是留在那里喝茶。

还说给自己个机会,让自己来到朝堂上,好好的自辩。

原来这狗皇帝,早就胜券在握了!

专门在这里等着自己,对自己进行公开处刑呢!

这狗皇帝真的不当人,就没见过他这样杀人诛心的!

华盖殿内,除了刘歆之外,也有很多人,悄然间把目光投向了李善长。

都等着李善长这个韩国公出马,和皇帝进行战斗。

皇帝明显有备而来,户部尚书刘歆水平有限,三下两下就被皇帝给打的落花流水。

真正能抗住事的,还得是李善长这个韩国公。

“上位,您说的对!这些人里大多都是明知故犯,心里面有着小九九。

此等行径确实不妥,上位您发怒是对的!”

一道声音响起,满是严肃,站在皇帝这边说话。

开口的却不是李善长,而是丞相胡惟庸。

“可是,我大明迄今为止也没有任何律法,说不准携带空印文书,来京师做账。

若是有相关律法,依照我大明众多官员们的本性,肯定会有一些狗贼罔顾法纪。

但绝大多数人,肯定会遵纪守法,不会行此等事。

没有相关律法,也就没有办法对这些人进行处理。

不如小惩大诫,罚铜三月,让他们长个记性。

臣接下来立刻着手,会同六部,就这事补充律法,将这个漏洞给补上。

有了这一次的事情后,要是还有人再不长记性,那就依法从严处理。

到了那时,这天下间再没有人,能说出什么话来。

那些被处死的人,也都心服口服。

陛下,不能不教而诛啊!

如此可不能服众。”

胡惟庸对着朱元璋行礼后,一脸诚恳的,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这些话是他精心准备的,就等着在今天说出来。

他知道,依照当今皇帝的性格,想要用寻常的手段,按住皇帝的刀,把这些人给保住,是不太可能的。

因为这件事真的说起来,这些人做的是真不占理。

但偏偏却并不违法。

皇帝在不少时候,也是要遵循律法,维护律法的。

特别是太子朱标,对律法更是遵循和维护。

中都城时,李佑等人都把事情做的那样过分了,皇帝明显是杀心难抑。

可朱标一开口,还是能劝住皇帝,让皇帝按照律法行事,先审再杀。

现在这事说严重也严重,说不严重的话,也真没有那样严重。

他此时的这些话,其实更多是说与太子朱标听的。

中都城的事情上,朱标都开口劝说了皇帝,那么这件明显无律法可以遵循的事情上,朱标定然还会开口劝皇帝。

而依照皇帝对太子的宠爱,必不会在这大庭广众下,落了太子面子。

如此这事也就妥了。

自己将会成为这天下众多官员们的恩人!

从今后将会取代李善长。

这也是为什么户部尚书刘歆,被皇帝的一番话,给说的哑口无言,扭头向韩国公李善长求助的时候,胡惟庸这个丞相,会赶紧跳出来说话的原因之所在。

他怕自己出来的晚了,李善长这家伙先开口,把事情给搞定了。

如此一来,他再想凭借着这次的事,当着李善长面,把属于丞相的权力给夺取回来,可就不容易了。

这等千载难逢的良机,他是说什么都不愿意错过的。

而他也相信,自己的这个举动,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个无解的难题。

不论皇帝再怎么暴怒,他都没有办法,解决大明没有相关律法的问题。

哪怕此时当场增加相关律法,那也一样不行,因为律法还是出现在这事情之后。

有自己的这话在,皇帝不可能对这些人,进行太大的惩戒!

都快要绝望的刘歆,听到胡惟庸这话,只觉浑身一个激灵,像是溺水之人,突然看到了船一样。

那种绝望感,瞬间就被无尽的惊喜所取代。

胡相就是高!

居然能想到这上面。

他立刻就跪在了地上,叩首于地道:“陛下,臣错了,臣再也不敢了。

这是臣等确实有罪,却也是没有律法规定,不得使用空印文书。

若是有相关律法,就算是给臣一百个胆子,臣也不敢这样做啊!”

钱忠,李芳这左右侍郎,也都慌忙跪地叩首认错。

并顺着胡惟庸的话,把过错都给推到大明没有相关律法规定,不能如此做上面。

强调不能不教而诛。

众多文官,此时望向胡惟庸的目光都变了。

这胡惟庸,不愧是当上丞相的人,心思转动的就是快,居然想到这个办法!

这个办法好!

看皇帝接下来怎么办!

朱棡,朱棣两个被叫过来上朝,专门看这些官员们,是个什么嘴脸的亲王,现在是又愤怒又着急。

愤怒于这些人,居然敢如此颠倒黑白。

胡惟庸这个丞相,不仅仅不帮着父皇说话,反而还将了父皇一军,当众硬顶着父皇,维护这些贪赃枉法的官员。

着急于胡惟庸这狗贼,还真会狡辩找漏洞。

别的一概不提,就死咬着大明没有相关律法,不能不教而诛这一条不放。

如此还真不好办。

不将其给辩驳倒了,接下来父皇想要发火,将这些虫豸给处理了,都做不到理直气壮,势必会落人口实。

谁能想到,在他们看来将会顺利进行下去的事情,居然出现了这么大一意外。

胡惟庸感受着朝堂之中,随着自己话的说出,气氛发生的变化,心中暗自得意。

这次的事,最大的赢家必然是自己了。

并在心里默默的计数,他觉得最多数到二十,太子朱标就会开口劝皇帝。

一来太子更愿意遵循律法办事,二来则是眼下事情,明显极其不合规矩,而自己又当着文武百官,将这不合规矩的地方给提了出来。

等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让皇帝下不来台了。

在这等情况下,太子这个极为孝顺的好儿子,肯定会想方设法的,给皇帝找个台阶下的。

最好的台阶,自然是太子开口劝说皇帝,来个罚酒三杯,下不为例。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