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90章理想不能代替现实

历代王朝更迭 第90章理想不能代替现实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4:3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作为连横家,张仪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凭借其非凡的辩才让君王听信其言。张仪在各国间忙碌时,苏秦也同样四处游说诸侯国,劝国君合纵,共同抵御强秦。与连横相比,合纵进展得较为迅速,成绩斐然。

同门师兄弟,一个倡导合纵,另一个主张连横,两人不免互相竞争。从可行性角度而论,张仪的连横比较容易。因为秦国强大,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想依附强国,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

合纵却很难实行。首先,合纵国之间彼此有仇隙。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谁都不能保证对方不会做出伤害自己的事,心理上总是有很强的防卫意识。合纵就像军队作战一样,需要相信对方,甚至连自己的生死都交给对方。合纵诸国不但不相信对方,甚至彼此防范,根本就是貌合神离。

其次,为了自我利益常常有人背叛盟约,私下结交强秦。在一个群体内,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信任作为彼此联系的纽带,这个群体就是乌合之众。从长远角度来看,合纵联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因为诸国国君相信的人只是苏秦,而不是与之合纵的诸侯国。

一个人能够撑起一个国家,这不是假话,苏秦就撑起了合纵联盟。苏秦就像一根线,将合纵诸国串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条线上的蚂蚱。但是,如果苏秦这根线断了,合纵的诸国就重新变成一团散沙。

抓住合纵国心志不坚、彼此缺乏信任的缺点,张仪集中主要力量攻击最不堪一击的国家。建立合纵联盟就如打造铁链,每一个国家所代表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打造得很牢固。

如果有一个环节的工夫做得不到位,铁链就会断裂。张仪需要干的工作就是打碎合纵铁链上的一环就够了,因此,他的工作比苏秦容易。

放眼天下,魏国是合纵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张仪决定出使魏国。张仪做出这个决定,有三大原因:

第一,魏国是衰落的大国,屡屡遭受秦国侵犯,无力自卫;

第二,魏国被秦国侵犯时,其他合纵国没发兵相救,这让被孤立的魏国深深感到不公平;

第三,张仪对魏国软硬兼施,与魏人熟悉,对魏王很了解。

辞去秦相一职,张仪前往游说魏国,劝它脱离合纵,归附强秦。张仪以为很容易就会将魏国说服,结果却并非如此。尽管吃了秦国多次败仗,甚至曾经面临亡国的危险,但魏国态度还是很强硬。

魏国之所以能够如此强硬,第一是因为怨恨,第二是因为有了靠山。魏国屡遭秦国侵犯,怨恨极深。此外,魏王已经重新加入合纵,现在的合纵已经不是以前的合纵了。魏国的风光已经不在了,实力远不如前,魏惠王对秦国的忌恨却没有随着国势的衰弱而减弱。

和平谈判解决不了问题,就用武力解决。魏惠王不吃张仪的敬酒,秦惠王送来罚酒,发兵攻打曲沃(今河南灵宝东北)和平周(今山西介休西)。

结果魏国仍然不堪一击,秦军大胜而归。攻陷曲沃和平周后,秦王对张仪万分优待。

如果没有张仪出使魏国,干扰魏人的视线,魏国肯定不会这么容易就被打败,秦王因此优待张仪。游说魏王不成,致使秦王大怒发兵,耗费国家积累,还无功受禄,张仪心里过意不去,不好意思回秦国,所以继续待在魏国。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