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二十八章 会芳里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二十八章 会芳里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4:2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奉天,会芳里。

冰消雪融,四月春暖。小风一吹,不冷不热,正好。

掌灯时分,声乐悠悠,店里渐渐开始上人。

许如清换上一身荷叶绿的旗袍,照例在大堂内左右逢源,说说笑笑。大茶壶福龙肩上搭条手巾,点头哈腰地迎宾送客,自然也不得闲。台上的乐班奏曲,簇拥着中间一个姑娘,左手操着鸳鸯板儿,右手拿着鼓箭,咿咿呀呀地哼着奉天大鼓。

别看门口那边仍旧是人来人往,似乎从不断绝,可如今的“会芳里”却要比前几年冷清不少,时有空桌出现。

怎么呢?

原来,周云甫这几年生意不顺,不止来源于官府衙门的打压,同时还有来自外地的冲击。

自日俄战争结束、奉天开埠以来,商业繁盛,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到此谋生,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就连娼馆生意也未能免俗。

早年间,奉天的娼馆大多平平无奇,经营的项目也就是“开盘子”和“拉条子”两样,里面唱的小曲儿,也都是大鼓调、梆子调,会唱西皮二黄的不多,姑娘们也大多来自京津、山东等地,少有土著。

那位说了:咋关外的姑娘就清高?

这话说的,同样是人,哪有那么大的分别,关外钻苞米地、开半掩门的土窑,当然也不少。

不过,这娼馆既然是一门生意,里面自然也有门道,绝不是单靠色相卖肉就能红火。

虽说这几年奉天站起来了,电灯电线接上了,瞅着挺冲,可要跟京城、江左这些繁盛了百年的富贵之地相比,到底少了点底蕴,有些生意,做的又傻又愣,力气没少使,钱却不多赚。

以娼馆为例,只知道“开盘子”和“拉条子”才能挣几个钱儿?得是“叫局”、“出外条子”、“花酒”、“博戏”,样样都占点儿,再叫几个窑姐儿定期出门“遛弯儿”,给自家打广告,生意才能做大。

许如清正是因为江湖出身,见多识广,这才能独挑大梁,把“会芳里”经营成奉天独一档的娼馆。

可是,自光绪末年开始,尤其是这几年,奉天南来的日渐增多,水乡女子,温柔娴雅,别有韵味,自然吸引了不少客人。

由此,奉天娼馆渐渐分出南北两帮。

这还不算完,城里又陆续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毛俄娼馆”、“东洋娼馆”乃至“高丽娼馆”,加上官府为了便于管理,陆续将城中散妓集中在小西关附近,又招引不少客流,致使“会芳里”遭受重创。

穷则思变,周云甫最终决定,也在小西关另辟一处地段,盖起洋楼,等落成之日,再叫许如清领人搬过去开张。

好在有“串儿红”坐镇,在这新旧交替的空挡,“会芳里”的生意,虽然有些影响,但靠着多年积攒的老主顾,也算不失昨日风采。

别人不说,巡防营管带王延宗,那可是定期光顾,从来不落下。

每次一到发饷的日子,王延宗必定来到“会芳里”,跟许如清打过招呼后,直奔二楼雅间——不为别的,就是冲着赵灵春来的!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