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 第十章 主簿家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第十章 主簿家

作者:将月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4:2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这个孙氏还真问了,“说是府里二娘子去于家庄吃席,觉得味道好,这才和家里老太太提。”

那丫鬟跟孙氏说:“别的师傅做的菜吃过,老太太不满意,前几日我们二娘子回娘家,给她伯父上礼,说那席面好吃。”

今儿又吃从外面买的鱼,说味道一模一样,便差她出来问了。

林秋然点点头,觉得那日的菜好吃……那日,林秋然想了想,觉得红烧肉和八宝饭最好。

这红烧肉里面有个红字,按理说白事不该做,可于家老爷子喜丧,主人家也没避讳,这才有这道菜的。红烧肉最软烂,年纪大的牙口不好肯定喜欢这道菜。

林秋然决定明儿试菜做两道,一道红烧肉,若是主簿家调料多,做出来的味道肯定更好。

八宝饭时间长恐怕不成,另一道菜林秋然得仔细想想,这是寿宴,总得有摆盘好看的,一看就知道为了祝寿。

林秋然回想自己以前做的菜,还真想出来了一个,可以做福袋。有福气,不仅样子好看还好吃。

福袋就是和面做饼,中间是口袋宛若布袋形状,然后用红糖汁或是酱汁在上面写福字,里面填馅料,多是细丝状,还可以把一些象征着长寿的菜放进去,开口处用面绳或是豆腐丝系上。

林秋然以前总往这里面放京酱肉丝,装菜费事儿些,不过自己裹弄脏手,客人吃着方便。按人数做,一桌十人就做十个,十二人就做十二个。

摆上去满满当当,又有福字,看着很是喜庆。

林秋然暂且打算做这两道菜,若是明儿到王家人家另外要求做什么,她再改做别的。做红烧肉少不了山楂干,这个林秋然给找了出来。

除此之外,林秋然还带了些银子,半两碎银子,还有一些铜板。她还没去过县城,趁这个机会可以去走走转转,问问那边宅子都多少钱。

林秋然把这两样东西备好,又问孙氏,“娘,咱们村有没有去县城的牛车啥的?”

孙氏差点忘了,还真有,不是农忙时节的话,有家里养牛的就没啥大用。就有人赶牛车去县城,一人收个两文钱,省着走路。

不过坐得人不多,毕竟两文钱不便宜,没啥要紧事就走过去,要么是家里有点子钱,才会坐牛车的。

孙氏以前不坐牛车,但林秋然有孩子,坐牛车省劲儿,“有,我一会儿问问啥时候走,明儿咱们坐牛车去。”

孙氏去问牛车的事儿,林秋然在家熬鱼汤。

鲫鱼萧大石给收拾了,不算大,煎鱼一层厚油,中间撒些盐,这样能避免把鱼皮煎掉了。

林秋然把鱼放进去,锅里就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这会儿也别急着翻,等稍微定型再说。

等了一会儿,林秋然用铲子一铲,鲫鱼完整地翻了个面,煎出来的这面颜色金黄,还滋滋冒着油。

等另一面也煎好,林秋然把鱼盛出来丢在碗里,又在煎了两个鸡蛋,煎完鸡蛋把豆腐也煎了。这些煎过后倒热水,烧出的汤就是奶白色,林秋然是想着一条鲫鱼太少,为了汤的颜色好看,这才加了鸡蛋豆腐。

煎好之后把这些盛出来,锅里也不剩什么油了,林秋然又把鲫鱼回锅,用铲子捣碎,鸡蛋豆腐也都放进去。她从炉子上拎着热水壶浇上去,只听哗啦啦一声,水冲散鱼肉,汤瞬间变得浓稠。

锅里混着鱼骨鱼刺,林秋然等把锅烧开,加了些盐调味儿,又用漏勺把鱼骨捞了出来,鲫鱼刺儿多,她也不想喝口汤还得吐刺。

把汤煮开后放上一把从后院薅的小油菜,再撒上一把葱花就成了。

鱼汤煮得多,林秋然不打算再做粥,就和面擀了把面条,这面条可比汤面鲜美得多。

面条刚下进去,孙氏就回来了,她道:“秋然,明天早上咱们卯时过去,下午牛车过申时回村。”

还是那个价钱,也不给便宜。要是孙氏一个人,她肯定舍不得。但是林秋然要去干活,走去县城累得不行哪儿还有力气做菜,肯定得坐车。要是放着林秋然一人坐车,孙氏走着,她还不放心。

林秋然:“那早点儿起,娘吃饭了。”

孙氏往锅里一看,里面鱼汤颜色好看,鸡蛋豆腐都是金黄色的,还滚着小青菜面条,闻着就香,“你吃这个,我和你爹喝粥。”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