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抗战从淞沪开始 > 第49章 突击组和狙击班

抗战从淞沪开始 第49章 突击组和狙击班

作者:长腿大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4:2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M35头盔之下没有懦夫,这句话放在二战其他战场是不是这种情况我不了解,可是放在了二战的东方战场上却一点都没有说错。

在淞沪、在金陵的雨花台,在众多惨烈的战场上。

戴着M35头盔的教导总队、德械师弟兄们,他们英勇战斗的事迹,绝对无愧于当时**精锐的荣耀。

所以在我的部队里,往往只有最英勇的那一批弟兄,才有资格戴上这一顶有着太多意义的钢盔……

……节选自胡彪日记合集《胡说》……

次日,也就是10月12日凌晨的四点,孙主任带着两辆卡车如约而至。

动静还不小了,因为一辆卡车的车厢里,全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另一辆的车厢里,自然是那一份清单上的东西。

带了一车人过来,也不知道胡彪这位便宜大哥,他是担心一路上不安全,还是担心胡彪他们黑吃黑。

好在对于胡彪等穿越者来说,这一点不重要。

重要的是,孙主任带来了一应装备和物资中,一些细节与清单要求上有些出入,可是数量上一点没有打折。

比如说:冲锋枪胡彪他们期待的型号,是德棍的MP28,但是本次运送过来的产品,却是国内仿造的。

值得庆幸的地方,这些冲锋枪是清岛铁厂根据MP18仿造的产品。

仿造时厂家做了一些修改,将侧插的弹匣改成了下插;在国内中国仿造的成品中,也算是质量最好的一个档次。

对比起了冲锋枪,驳壳枪的情况就差了一些。

主要这些二十响的驳壳枪,居然是阎老西出品的晋造驳壳枪。

根据胡彪他们了解的情况,阎老西的兵工厂虽然机器都是来自德棍,骨干工人都来自汉阳兵工厂。

但是架不住晋省的钢铁体系,还是靠着当初大青洋务运动才建立,这些年水平成长非常有限。

所以生产出来的钢材质量不行,造出来的枪械非常容易发生磨损。

第一年的时候还能凑合用用,第二年开始就容易出现卡壳、走火等情况,甚至有时候摔一跤都能导致走火,将20发子弹打了一个干净。

不过这些都是新枪,暂时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

等到这些驳壳枪被磨损到以上的情况,说不定本次的七人穿越小组,有多少人的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另外清单上要求的两万发子弹,倒是一点没少;可惜要求的一千发钢芯子弹,却缩水了一半只有500发。

好在这些子弹,胡彪他们是用来打小鬼子豆丁坦克的。

500发钢芯子弹,理论上能打掉小鬼子十几辆豆丁坦克,所以应该也足够他们使用,问题尚且不大。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