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九十一章 对弈,黄子澄的高招!

第(1/3)页

秋风轻拂。

王府内的琉璃池水微荡,清澈见底。

但水面之上,荷叶已枯,莲蓬低垂。

几片残荷轻轻摇曳。

残荷听风,听取喳声一片。

池内有鱼儿穿梭于明暗光影交织中,不时跃出水面,轻吐气儿,泛起层层涟漪。

三人就坐在池子边的亭子内,心思也各有不同。

朱允炆心中的思绪,方孝孺和黄子澄自是不知。

更不晓他已暗中另布杀局。

两人还在商议朝中之事。

“眼下他手握监国权柄,对文武百官有生杀予夺之权,我等自是十分被动。”

黄子澄声色微寒,道:“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他越是嚣张不可一世,便越会灭亡得更快。”

稍稍一顿,又道:“此前我等费尽心神,搜集了吴王三十六条罪状,只是那日朝堂风云变化,局势瞬息不同,实是出于我等的意料之外。”

“这些罪状和有关的奏折,便被暂时压了下来。”

“但我们所做的事,绝不是白费功夫。”

“只要时机一到,还是可以将其再呈给陛下。”

“当时的时间紧迫,所制作的罪状还十分粗糙,多有不对的地方,经不起细查。”

“事后我反复推敲,查漏补遗,将其罪状做得十分牢固可靠,再无任何漏洞。”

“根据他这几日的所作所为,又给他增加了三条大罪,共计有三十九条罪,条条皆非同小可。”

“如今要等的,仅仅是一个机会而已。”

朱允炆在思索中回神,道:“我们之前让人散布要立吴王为储君,让吴王登基,方能天下大兴的谣言,如今看来,恐怕不妥。”

“观那日皇爷爷在殿下的言行举止,皇爷爷多半不会因此而疑他。”

“说不定反而更加高兴。”

“凭白给他送了一个好名声,又因此更得皇爷爷的欢心,此计不能再推行下去了。”

“此时停止,已经晚了!”方孝孺摇头道:“消息散播出去之后,市井之人四处添油加醋的传播,就算我们不再做了,他们也会继续传。”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

“这段时间,金陵知道这个谣传消息的人,恐怕都已经有数十万了。”

“我们也不可能就此事公开站出来辟谣,还能如何阻止?”

朱允炆的脸色刷地一下变了。

自己等人谋划了许久,费了大量的心血精力。

结果却是要给朱允熥做嫁衣裳?

哪怕想到朱允熥之后必定会死于自己与母妃的联手之下,但此际想起来仍是愤愤不平。

“啪!”朱允炆猛地一掌,打在亭中的石桌上。

这一下用力过猛,刹时间只觉得手奇痛无比,他不敢叫出来,只能苦苦忍住,表情变得痛苦无比。

“咱们这位陛下的性子,确实是大出之前的预料之外。”

黄子澄缓缓叹道:“自古天家无私情,身为帝王,没有不猜忌储君的。”

“然而,当今陛下,却与众不同,不能以常理度之。”

“大概是陛下出身微末,自小缺乏亲情,故而特别看重。”

“不过,我倒也觉得咱们之前这招,也未必不行。”

黄子澄目光望向水池中游过的鱼儿,淡淡道:“此时陛下与他关系正好,这些谣言,便只会让陛下心中更欢喜,认定他是上天选定的储君。”

“但若哪一日,陛下与他产生了嫌隙,事情就会发生逆转。”

“那时候,这些谣言,将会成为意图谋反的证据,成为杀他的刀。”

“咱们并不定是为他做嫁衣裳,大可不必因此而后悔。”

这番话倒是让朱允炆心里舒服了不少。

黄子澄又问道:“殿下今日去吴王府,可曾认真观察吴王的伤势,依殿下之见,吴王是真的伤重,还是装的呢?”

方孝孺目光也望了过来。

朱允炆微微沉吟,半晌方道:“恕学生无能,学生也不敢完全肯定。”

“不过,他的伤纵然是真的,应该也没有他所表现出来的那般严重。”

方孝孺轻轻点头,道:“此子虽然年少,心机却深不可测,远胜常人。”

“况头部之疾,神医亦难辨真假。”

“我等自然更无从判断。”

他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好奇问道:“那日派人去刺杀他的人,究竟会是谁呢?”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