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三百六十九章 凌迟

我本大明一赘婿 第三百六十九章 凌迟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7:1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锦衣卫如今的行刑老师傅,当初刑部大堂的赵姥姥,提着个小箱子,带着他那不成器的儿子,正在菜市口的行刑台上抬头看着天色。

按照惯例,刑部的行刑官一共三个人,地位最高的是姥姥,其次是大姨二姨,当初赵甲在刑部苦熬了二十年,才坐到了姥姥的位置,干了十年退休,被挖到了锦衣卫当行刑师傅,日子过得算是清闲,但又过了十年,赵甲居然重新站在了东市的行刑台上。

他有些恍惚,也有些激动,恍惚的是好像四十年的人生不过是转了一个圈,激动的是...这大概是自己生前的最后一次伟大的表演。

聚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布告上的消息让他们兴奋异常,金陵稳定下来了,百姓们最喜欢看热闹的天性又被激发出来,而今天的热闹,可能是十年来最大的。

赵甲没有去看这些聚过来大喊大叫的百姓,他只是专注的研究着儿子一件一件拿出的小刀,琢磨着后面的流程,就在这个过程里,他突然想起自己的恩师,当初的那个姥姥的话,一个优秀的刽子手,站在行刑台前,眼睛里就不应该再有活人,一切世俗的情绪都应该远去,最后留下的只有身为刽子手的漠然。

经过四十余年的磨炼,从大元就开始做这一行,赵甲已经到了这种境界,但今天他还是有些发慌,执刑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感觉到双手有些微微颤抖。

那双手一看就不像刽子手的手--肌肤白嫩,没有一丝老茧,手指比绣娘还灵巧,指甲剪得极端正,乍一看仿若小孩子的手,仔细盯着仿佛连血丝都能看见。

他的儿子有些木讷,正在将箱子里的行刑工具一件件拿出来,摆在一块红绸上,赵甲将视线转移到自己儿子的脸上,突然开口道:“儿子,咱们爷们,今天就要出名了。”

儿子嗯了一声,显然是有些抗拒。

知道儿子不喜欢研究刑罚,赵甲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感叹了一句自己的一身本事估计就要失传了,当初在刑部大堂,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研究各种各样的刑具,他并不享受折磨犯人,但喜欢用最完美的方式完成刑罚,大概也是因为这一点,他才会被锦衣卫看重,才会被裴大人挖了过来。

刽子手是朝廷法纪的象征,当走上行刑台的那一刻,就不能再有个人情感,所有的刑罚都是为了维护法纪,都是为了震慑百姓,赵甲觉得自己看的很清楚。

起码作为一个行刑的人,他看的很清楚。

处刑台前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大都是生活恢复正常,早起忙碌的贫贱百姓,偶尔也有些穿着好布料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人走过,好奇的往这边投过来眼神,赵甲有些遗憾,今日行刑还是有些太仓促了,这场盛大的表演看客可能没有那么多。

昨日晚间,锦衣卫送过来消息,赵甲一夜没怎么睡,在床上翻来覆去,时不时就起身开始磨那些个行刑用的工具,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确认了一点毛病都没有,可还是怎么也睡不着。

自己的傻儿子倒是睡得香,呼噜声震天响,赵甲叹了口气,傻儿子哟,知不知道今天这事过了,你就是锦衣卫的百户了,咱们爷俩的名头,能在金陵传上好几天,作为卑贱的刽子手,能活到这份上,已经是很不错了。

当初在刑部大堂的时候,可也没有这种机会,在如此大庭广众之下,用这样的表演,来给自己的执刑生涯画上一个句号。

此时的处刑台上,并没几个人,除了十几个维持秩序的锦衣番子站在处刑台周围隔开百姓,就只剩下一个面相阴鸷的纪纲坐在监刑的棚子下面,赵甲抬头看了看天色,过去禀报:“大人,时辰差不多了。”

纪纲点了点头,有些好奇:“为何一定要早上才能动手?现在人不多,傍晚时分不更好些?”

赵甲笑道:“处刑也有很多规矩的,这种刑罚,人一定要把那口气留到最后,不能早早的泄了,早上的时候,人最容易能保着那口气,所以行刑时间不宜过了中午。”

纪纲没想到这里面居然有这么多讲究,笑了起来:“依你。”

他转头看着另外一个锦衣卫:“把方孝孺带上来吧,布告别撤,派几匹快马,沿街宣扬。”

他的笑容极为冷冽:“看的人还是太少了,不够!第一场朝会,就拿方孝孺的命,来让整个金陵都看清楚,咱们锦衣卫,出山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